房屋裂縫是怎樣形成的 ?
1.現象 (1) 斜裂縫一般發生在縱牆的兩端
,多數裂縫通過窗口的兩個對角
,裂縫向沉降較大的方向傾斜
,並由下向上發展
。橫牆由於剛度較大(門窗洞口也少)
,一般不會產生太大的相對變形
,故很少出現這類裂縫
。裂縫多出現在底層牆體
,向上逐漸減少
,裂縫寬度下大上小
,常常在房屋建成後不久就出現
,其數量及寬度隨時間而逐漸發展
。(2) 窗間牆水平裂縫一般在窗間牆的上下對角處成對出現
,沉降大的一邊裂縫在下
,沉降小的一邊裂縫在上
。(3) 豎向裂縫發生在縱牆中央的頂部和底層窗台處
,裂縫上寬下窄
。當縱牆頂層有鋼筋混凝土圈梁時
,頂層中央頂部豎直裂縫則較少
。 2.原因分析(1) 斜裂縫主要發生在軟土地基上的牆體中
,由於地基不均勻下沉
,使牆體承受較大的剪切力
,當結構剛度較差
,施工質量和材料強度不能滿足要求時
,導致牆體開裂
。(2) 窗間牆水平裂縫產生的原因是
,由於量較大
,沉降單元上部受到阻力
,使窗間牆受到較大的水平剪力
,而發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縫
。(3) 房屋底層窗台下豎直裂縫
,是由於窗間牆承受荷載後
,窗台牆起著作用
,特別是較寬大的窗口或窗間牆承受較大的情況下(如禮堂
、廠房等工程)
,建在軟土地基上的房屋
,窗台牆因反向變形過大而開裂
,嚴重時還會擠壞窗口
,影響窗扇開啟
。另外
,地基如建在凍土層上,由於凍脹作用也可能在窗台處發生裂縫
。 3.預防措施(1) 加強地基工作
。對於較複雜的地基
,在基槽開挖後應進行普遍,待探出的軟弱部位進行加固處理後,方可進行基礎施工
。(2) 合理設置
。凡不同荷載(高差懸殊的房屋)
、長度過大
、平麵形狀較為複雜
,同一建築物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
,都應從基礎開始分成若幹部分
,設置沉降縫使其各自沉降
,以減少或防止裂縫產生
。沉降縫應有足夠的寬度
,操作中應防止澆築圈梁時將斷開處澆在一起
,或磚頭
、砂漿等雜物落入縫內
,以紀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發生牆體拉裂現象
。(3)加強上部結構的剛度
,提高牆體抗剪強度
。由於上部結構剛度較強
,可以適當調整地基的不均勻下沉
。故應在基礎頂麵(±0.000)處及各樓層門窗口上部設置圈梁
,減少建築物端部門窗數量
。設計時,應控製長高比不要過大
。操作中嚴格執行規範規定
,如磚澆水潤濕程度
,改善砂漿和易性
,提高砂漿飽滿度
,在施工臨時間斷處留置斜搓
。對於非抗震設防地區的房屋,當留置直搓時
,也應留成陽搓
,並按規定加設
,堅決消滅陰搓和無拉結筋的作法
。 (4)寬大窗口下部應考慮設混凝土梁或砌反磚镟(圖12-16)
,以適應窗台反梁作用而變形
,防止窗台處產生豎直裂縫
。為避免多層房屋底層窗台下出現裂縫
,除了加強基礎整體性外
,也采取通長配筋的方法來加強
。另外
,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過多的半磚砌築
。4.治理方法(1) 對於沉降差不大
,且已不再發展的一般性細小裂縫
,因不會影響結構的安全和使用
,采取砂漿堵抹即可
。(2) 對於不均勻沉降仍在發展
,裂縫較嚴重且在繼續開展階情況
,應本著先加固地基後處理裂縫的原則進行
。一般可采用樁基托換加固方法來加固
,即沿基礎兩側布置灌注樁
,上設抬梁
,將原基礎圈梁托起
,防止地基繼續下沉
。然後根據牆體裂縫的嚴重程度
,分別采用灌漿充填法(1
:2水泥砂漿)
;鋼筋網片加固法(250mm×250mm∮4—6鋼筋網
,用穿牆拉筋固定於牆體兩側
,上抹35mm厚M10水泥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)
;拆磚重砌法(拆去局部磚牆
,用高於原強度等級一級的砂漿重新砌築)進行處理
上一篇
:房屋怎樣加固
?加固有那些方法
?
下一篇
:樓房屋加固的方法有哪些
?
發表評論
:(匿名發表無需登錄
,已登錄用戶可直接發表
。) 登錄狀態
:
未登錄,點擊登錄